从死亡线上生还的人

  • 时间:2020-03-30 18:10:48
  • 分类:数学世界
  • 阅读:85 次

在《神奇的功勋》的故事中我们看到,在一种前提下的随机事件,在另一种前提下可能成为必然事件。同样地,在一种前提的必然事件,在另一种前提也可能不出现。下面两则“从死亡线上生还”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第一个从死亡线上生还的故事。
传说古代有一个阴险狡诈、残暴凶狠的国王。有一次他抓到一个反对者,决意要将他处死。虽说国王心中早已打定注意,然而嘴上却假惺惺地说:“让上帝的旨意决定这个可怜人的命运吧!我允许他在临刑前说一句话。如果我认为他讲的是真话,他将被处斩;如果他讲的是假话,那么他将被绞死;只有他的话使我缄默不言,那才是上帝的旨意让我赦免他。”
在这番冠冕堂皇话语的背后,国王的如意算盘是:尽管话是由你讲的,但判定真话、假话的权在我,该绞该斩还不是凭我的一句话!
的确,如果判断的前提只凭国王孤立的一句话,那么这位反对者是必死无疑的了。然而愚蠢的国王无论如何没有料到,要是判断真话或假话的前提是指自己所说话的意思,那么情况完全变了样。聪明的囚犯正是利用这一点,使自己获释的。

亲爱的读者,你猜得到国王的反对者说了一句什么样的话吗?可能你已经猜到了,也可能你还在思考。好!让我告诉你,犯人所说的话是:“我将被绞死。”
对这句话国王能怎么判断呢?如果他断言这句话是“真话”,那么此时按规定犯人应当处斩,然而犯人说的是自己“将被绞死”,因而显然不能算为“真话”。又若国王判定此话为“假话”,那么按说假话的规定,犯人将被受绞刑,但犯人恰恰就是说自己“将被绞死”,这岂不表明他的话是真的吗?可见也不能断为假话。
由于国王无法自圆其说,为了顾全自个儿的面子,只好让犯人得到自由。

第二个从死亡线上生还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个国王,由于崇尚迷信,世代沿袭着一条奇特的法归:凡是死囚,在临刑前都要抽一次“生死签”。即在两张小纸上分别写着“生”和“死”的字样,由执法官监督,让犯人当众抽签。如果抽到“死”字的签,则立即处刑;如果抽到“活”字的签,则被认为这是神的旨意,应予当场赦免。

有一次国王决定处死一名大臣,这名大臣因不满国王的残暴统治而替老百姓讲了几句公道话,为此国王震怒不已。他决心不让这名敢于“犯上”的臣下,得到半点获赦的机会。于是,他与几名心腹密谋暗议,终于想出了一条狠毒的计策:暗嘱执法官,把“生死签”的两张签纸都写成“死”字。这样,不管犯人抽得是哪张签纸,终难幸免与死。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国王的诡计终于被外人所察觉。许多悉知内情的问武官员,虽然十分同情这位往日正直的同僚,但慑于国王的淫威,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就这样终于挨到了临刑的前一天,一位好心的看守含蓄地对囚臣说:“你看看有什么后事要交待,我将尽力为你奔劳。”看守吞吞吐吐的神情,引起了囚臣的疑心,百问之下,终于获知阴谋的内幕。看守原以为囚臣会为此神情沮丧,有心好言相慰几句,但见犯人陷入沉思,片刻间额上焕发出兴奋的光芒。
在国王一伙看来,这个“背道离经”的臣子的“死”是必然事件,因为他们考虑的前提条件是“两死抽一”。然而聪明的囚臣,正是巧妙利用了这一点而使自己获赦的。

囚臣是怎样死里逃生的呢?

原来当执法官宣布抽签的办法之后,但见囚臣以极快的速度抽出一张签纸,并速即塞进嘴里。待到执法官反应过来,嚼烂的纸团早已吞下。执法官赶忙追问:“你抽到死字签还是活字签?”囚臣固作叹息说:“我听从天意安排,如果上天认为我有罪,那么这个咎由自取的苦果我业已吞下,只要查看剩下的签是什么字就清楚了。”这时,在场的群众异口同声地赞成这个做法。
剩下的签当然写着“死”字,这意味着犯臣已经抽到“活签”。国王和执法官有苦难言,由于怕触犯众怒,只好当众赦免了犯臣。
本来,这位犯臣抽到“生”还是“死”是一个随机事件,抽到每一种的可能性各占一半。但由于国王一伙“机关算尽”,想把这种“有一半可能死”的随机事件,变为“必定死”的必然事件,终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反使犯臣因此得以死里逃生。

推荐阅读:
How to Find Positive Integer Solution for a Given Equation using  How to Implement the instanceof in Javascript?  Azerbaijani Blogger, Mehman Huseynov Sentenced To Prison For All  Fitness Blog Shows Us All How Transformation Photos Can Be Decei  StickPNG: A Blogger’s Haven For Personal Use Images  5 Tips for Getting More Experience in Your Blogging Niche  Right-Wing Blogger Milo Yiannopoulos Resigns From Breibart  How to Make Better Landing Pages for Higher Conversions  Emerging Social Media Tools for Bloggers 2017  The Current State of Content Marketing [Infographic] 
评论列表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