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白酒“年份造假”乱象须标准先行

  • 时间:2013-08-15 20:41:45
  • 分类:食品科学
  • 阅读:95 次
  近期媒体一则“部分名牌‘陈酿’年份造假”的消息,引发了网友对白酒行业乱象的强烈关注。白酒年份造假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而要挤出年份假酒里的“水分”,让百姓喝上放心酒,就必须一方面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的监管。

  企业逐利 “陈酿”造假

  “有些酒厂才开张五六年,却公然叫卖十年二十年的年份酒”。针对这一现象,大多数网友认为,企业逐利是白酒年份造假的最主要原因,而相关标准的缺失及监管不力也纵容了企业大量勾兑、混淆年份概念。

  网友“小虫”说,“一瓶价格几百元甚至更低的普通白酒,一旦打上‘年份酒’的标签,少则上千元,多至近万元,真是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的事情,源自我国目前只有葡萄酒和黄酒有国家标准。无论是浓香型、酱香型还是清香型白酒,都没有年份的规定,标注非常随意。而一般消费者又难辨其真,只能通过一分钱一分货这样的消费观念来辨别,这无疑给了“年份酒”以次充好的机会。

  应维护消费知情权

  大多数网友关心,没有标准,消费者知情权谁来维护?

  博友“白狐”认为,白酒起码应当标明生产成分和方法,说明原浆还是使用酒精,用何种方法勾兑,否则就属于欺诈消费者。

  博友“张三可”说,传统酿造白酒与使用酒精勾兑酒应该在白酒包装上告知消费者,不能凭着广告“忽悠”消费者。

  整治行业乱象须有法可依

  要治理白酒年份造假等行业乱象和潜规则,仅靠企业加强自律是不够的,加强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监管势在必行。

  网友“大树敦”说,治理白酒乱象,行业标准制定须放在首位。“通过治理当前年份酒造假事件,颁布年份酒准入规则,来规范年份酒生产和管理。要对中国白酒与配制酒进行科学划分,便于消费者认知。”

  形成统一的检测规范是必要前提。网友呼吁,职能部门要将白酒生产的年份标记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年份酒”的详细认证标准,对“年份酒”造假予以严厉处罚。

  有标准更要严监管。网友“羽扇”表示,对于年份酒造假,以次充好,有关部门要加大督查、打击力度,让假酒无立身之地。消费者要多学有关知识,理性消费,不轻易成为“被宰羔羊”。(张晓健)推荐阅读:
How to Check if Array/List Contains Duplicate Numbers or Strings  Counting the Stepping Numbers between A Range using Depth/Breadt  Intersection of Three Sorted Arrays using Three Pointers  How to Reverse Substrings Between Each Pair of Parentheses using  Backpacking Problem Variation via Greedy Approach: How Many Appl  Sliding Window to Get Equal Substrings Within MaxCost Budget  Beginner’s Guide to Python’ Enumerate Function  Algorithms to Determine Unique Number of Occurrences  The Next Permutation Algorithm in C++ (std::next_permutation)  Binary Tree Zigzag Level Order Traversal Algorithms using DFS an 
评论列表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