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被认定为一级致癌物可引发口腔癌

  • 时间:2013-07-15 13:23:28
  • 分类:食品科学
  • 阅读:87 次

食品科学博客( www.xiaowendong.cn )获悉,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布于2003年8月15日的报道《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槟榔被认定为一级致癌物》中提到:IARC(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在2003年8月7日特别刊物第85卷中,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此结论令医学界长期以来怀疑嚼食槟榔与致癌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了确认。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是一家专门研究各种癌症的机构,对一级致癌物有严谨的研究。通常对认定为一级致癌物的物质,他们会根据文献及研究报告,再经过相关的专家学者讨论,评估后做出结论。

IARC(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在2003年8月7日最后确认槟榔为一级致癌物前,搜集了包括中国台湾、印度、巴基斯坦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篇槟榔研究报告,并邀请16位专家研讨。医学专家认为,常嚼食槟榔会造成口腔粘膜下纤维化,这是导致口腔癌病变的主因。而IARC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其意义在于槟榔对人体致癌的流行病学上有充分证据。实际上,日本和美国曾对动物做过实验,已经证实槟榔会致癌。

许多研究也表明,经常咀嚼槟榔会明显增加口腔粘膜病变的可能性,提高口腔癌的发病率。2011年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中提到,在槟榔流行的国家和地区中,口腔癌的发病率名列前茅。

印度是世界上槟榔消耗的最大国,在印度孟买的一个大规模的调查中,有33.0%的人咀嚼不同品牌的槟榔。因此,印度口腔癌的发病率居世界第一位。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接近60%的居民咀嚼槟榔,该国口腔癌的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二。口腔癌发病率为世界第三的所罗门岛,居民咀嚼槟榔比例亦较高。在嚼槟榔盛行的我国台湾,口腔癌发病率也很高,其中每10万男性居民中就有27.4例口腔癌患者。

此外,除了口腔癌,根据我国台湾的相关研究,槟榔除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有明显相关外,其他诸如与胃癌、肝癌、膀胱癌、子宫颈癌等的关联性也是未来急待进一步研究的主题。

推荐阅读:
纯天然食品与绿色食品有何区别  铝瓜子事件提醒食品安全检测应扩容  香港限奶令实施掀新一轮水货攻防战  健康饮食四字诀:一鲜二咸三厚四甜  电脑族健康饮食要注意八个方面  饮食安全:隔夜食物危害到底有多大?  市场上的“非油炸”食品真没油吗  包装上宣称“无糖”的食品真没糖吗  号称“零脂肪”的乳品同样会引发肥胖  宣称“高钙”的食品补钙效果未必好 
评论列表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