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号“×”的由来

  • 时间:2020-04-08 16:14:39
  • 分类:数学世界
  • 阅读:93 次

人类很早就掌握乘法运算了。由于乘法比加法麻烦,我国古代出现了“九九歌”乘法表,在西方出现过“格子乘法”,并且在直乘法中,有从高位起和从低位起两种算法。

关于表示乘法的符号,也是众说纷纭:

17世纪前,有人用过字母M和D分别表示乘法和除法。M和D是拉丁文中乘、除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显然,用字母参与乘除运算是相当繁琐的。

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发现乘法也是相加的意思,但是又和加法有所不同,怎么表示更合适呢?

他想:能不能把“+”号旋转45度的角,斜过来表示乘法呢?

当奥特雷德的这种设想成为现实时,乘号“×”便问世了。

但是,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乘号“×”和拉丁字母“x”很相似,容易引起混淆,所以他反对使用这个符号。莱布尼兹非常理解建立一个合适符号的重要性,他赞成数学家哈里奥特首创的符号“·”表示乘法。这个点乘号,几乎被整个欧洲大陆和拉美国家所普遍采用。

令人遗憾的是“·”这个符号与小数点号相似,容易引起新的混淆。后来有人干脆改用逗号“,”来代替圆点,但这种改用的办法迄今未被人们所接受。

实际上,“×”和“·”这两个乘号同时被使用着,一直沿袭到今天。

在代数里,数和字母相乘或字母之间相乘,常用“·”或把乘号省略不写,例如:

3×a可以记作:3·a或3a。

a×b可以记作a·b或ab 。

推荐阅读:
数列求和之二——分组求和  数列求和之三——拆项消去求和  数列求和之四——错位相减求和  笛卡尔与直角坐标系  两道有关和尚的问题  一道关于步行与跑步的问题  少年华罗庚  15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题及解答  15届华杯赛初赛试题解析(二)  15届华杯赛小学初赛试题解析(三) 
评论列表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