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保健食品不要盲目的迷恋

  • 时间:2013-06-29 00:04:30
  • 分类:数学世界
  • 阅读:82 次

    从温饱型进入小康型,人活得就仔细,养生热、保健食品热就是一个重要标志。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营养与保健食品已经是一个近万亿的市场,市场需求强劲,其中仅“蓝色草帽”(保健食品标志)在过去5年间每年增速都在两位数,产业规模达到2800亿元。保健食品的种类非常之多,有的“通吃”男女老幼,有的针对特定人群,覆盖得那叫一个全面,可以说,一个人打从娘胎起到咽气之前,一辈子都能被保健品“罩着”。

    保健食品热是事实,但谁能说清楚它到底有没有用呢?你我肯定说不清,甚至连专家也未必说得清,经常是各说各话,媒体以及网络上的说法也经常互相“打架”,让人不知该信谁。所以,尽管保健食品的“气场”日益强大,但对于保健食品的功效问题还是应该有个理性态度。

    据了解,保健食品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证明其功能有效率达到60%就可获得行政审批,大部分产品在审批中不需要阐明其有效成分、结构、量效关系及作用机理。保健食品的设计是依据中医药理论和中医养生思想组方配伍而成,同一类的保健食品,如果组方不同、配伍剂量不同、原料来源不同、生产工艺不同,产品的最终效果会很不一样。即便是相同的保健食品,因服用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其功效肯定也是因人而异的。

    食品科学博客( www.xiaowendong.cn )提醒,保健食品吃了没用很正常。其实也不能说吃了没用,它是食品啊,至少为你提供了热量,相当于吃了比较昂贵的米饭、馒头而已。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也不是营养品,国家标准对此说得很清楚,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一些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认识和选择存在误区,与不良商家的误导也有很大关系。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保健食品宣传上不能出现有效率、成功率等相关的词语,而现实中这样的违规宣传比比皆是,比如夸大所谓的保健功能、添加不该有的成分或用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最新的例子是不久前爆出的“胶原蛋白风波”,导致生产胶原蛋白产品的上市公司股价大跌,消费者信心下降。这暴露出保健食品行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和非法宣传的问题还是很突出的。此外,炒作概念、畸形定价、盲目跟风等现象也加大了这个行业的负能量。

推荐阅读:
String/Object in Array Testing in Java – using Arrays.asLi  Algorithm to Compute the Revenue Milestones  How to Modify the Git Commit Messages After Your Push Your Branc  Personal Cloud Options to Backup Data and Photos  Greedy Algorithm to Find the Lexicographically Smallest Sequence  ReactiveX/RxJava Tutorial: Compute the Fibonacci Numbers using R  What are Big4 Tech Companies looking for in the technical interv  Design a Moving Average Class for Data Stream  3 Ways to Protect Your Website from Negative SEO  Algorithm to Check if A String Matches a Pattern 
评论列表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