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手段更趋隐蔽

  • 时间:2013-05-05 14:35:16
  • 分类:食品科学
  • 阅读:105 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了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司法解释。记者就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热点问题,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裴显鼎、副庭长苗有水,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韩耀元。

  释疑  犯罪手段更趋隐蔽

  问:当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呈现哪些新特点?

  答:食品安全犯罪的方式不断翻新、手段更趋隐蔽,使得这种犯罪案件性质认定难度越来越大,以前是在食品中掺入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现在发展到了采取技术手段,从有毒有害物质中提取出一些能够蒙混过关的物质,企图规避监管部门的检测。再有就是通过互联网、快递等方式进入流通领域,逃避监管。比如食品添加剂的滥用,现在不仅仅出现在食品加工环节,食品和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贮存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发生问题。

  同时这种犯罪的团伙性、链条性特征明显,犯罪分子逃避刑事追究意识不断增强。与其他犯罪相比,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中共同犯罪的比例较高,犯罪分子往往形成较为稳定的犯罪团伙,成员之间分工负责、责任明确,生产、运输、贮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互相配合又相对独立,跨地区作案明显增多,而且在犯罪活动过程中很少留下证据,给追查源头犯罪设置了重重障碍。我们必须加大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力度,严密编织保护公众餐桌安全的刑事法网,共同形成打击犯罪的合力。

推荐阅读:
Blog Stalkers: Staying Safe Online  How Social Media Paid Ads Can Boost Blog Post Promotion  Are You Focused Enough To Freelance? 4 Tips For Bloggers  The Secure Shell (SSH) Chrome Extension developed by Google  The Valid Mountain Array Algorithm  Recovery Models in SQL Server  The Algorithm to Construct the Rectangle Given Its Area  How to Find Positions of Large Groups using Two Pointer Algorith  IPv6 Is Dominant, But Has The World Actually Moved On?  How to Find the Town Judge using Graph Algorithm? 
评论列表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