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等号的来历
- 时间:2020-04-12 12:50:14
- 分类:数学世界
- 阅读:120 次
加减乘除等号的来历:加减乘除(+、-、×、÷)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的数学符号,因为不光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它们,几乎每天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它们。别看它们这么简单,它们可是直到17世纪中叶才全部形成的。
法国数学家许凯在1484年写成的《算术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如用D表示加法,用M表示减法。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商业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过,用“—”表示不足。
到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和“—”表示加减,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被广泛采用。
以符号“×”代表乘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他在1631年出版的《数学之钥》中引入这种记法。据说是由加法符号“+”变动而来。
除法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至此,四则运算符号齐备了,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程度。
等号“=”是在16世纪由一位英国皇家法庭的医生罗伯特·雷科达首创的。他认为最能表示相等的是一对平行线,即同样长的两条线段,如“=”。因此,老师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提醒学生,将等号的两横写得一样长。
推荐阅读:冬季吃火锅大有门道 火锅底料很重要 寒冷天气吃多了这5类食物会伤及肠胃 萝卜的3种吃法可以防治冬季常见病 食品之辟谣系列:喝豆浆易患乳腺癌 食品之辟谣系列:忽悠美容丰胸减肥的食物 冬季预防食物中毒及中毒后急救措施 四种常见的食物可以排出身体毒素 男人多吃一些香蕉对身体大有好处 冬至时节常吃6种传统食物可补阳防寒 南方黑芝麻糊大肠菌群超标 5批次产品不合格
- 评论列表
-
- 添加评论